“章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章老师,我想上厕所”
“章老师……”
面对“神兽们”每天此起彼伏的呼唤声,3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小章(化名)已经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了。
但是最近,小章又有了心事。
每次陪着小朋友们玩耍时,为了照顾好每个小朋友,小章总要反复地蹲下、起身,慢慢地感觉到大腿根有些疼痛,已经开始影响行走了。
为此,医院做了磁共振平扫检查,结果发现髋关节前方居然生了一个囊肿!
“这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手术后,会不会影响工作?”焦虑的她辗转来到医院骨科。接诊的骨科主任医师陈亿民经过仔细地阅片和查体,以及针对髋臼的磁共振检查后,陈医师诊断小章患的是FAI(股骨髋臼撞击症)。
陈医师介绍,因为发育不良、畸形的髋关节骨质之间,在步行活动中极易发生撞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关节的退变和疼痛。小章髋关节前方的囊肿,就是因为撞击后,盂唇软组织破损后的产生的病理表现。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可以采用口服镇痛药、注射关节封闭针等方式,其中手术治疗最根本。
一听要手术,小章连连摇头:“我刚刚结婚,还要备孕,要是髋部切个大伤口,我有点难以接受。”
于是,陈医师为小章制定了创口小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方案。手术开始后,医生在关节镜的辅助下,通过3个1cm的小孔,顺利完成了髋臼的成型、破损盂唇的修补、囊肿的切除等一系列操作。
手术时镜下所见盂唇破口及修补情况
术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小章的髋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终于又能每天见到活力四射的章老师了。
你知道吗?
这些动作暗藏危险
髋关节撞击症多由先天发育不良引起,并由后天髋关节活动撞击诱发症状加重,最主要的诱发动作是一些频繁的屈髋内旋的动作。
在日常活动中,反复地蹲起(如旱厕、蹲便),骑跨(座位较低的电瓶车摩托车等),激发性体育活动(如蛙泳、篮球、足球等)均易诱发髋关节撞击。
髋关节撞击症会产生髋关节伸、屈、内旋或外展的疼痛,可能伴有下蹲、侧向/急转、起跳/急停等动作困难。撞击会导致盂唇的撕裂,因为盂唇刚好位于撞击的髋臼边缘和股骨头之间,且撞击还会引起滑膜炎性反应,导致关节腔积液,撞击引发的“杠杆效应”还会导致关节不稳和软骨加速退变,最终发展成为骨性关节炎。
在髋关疾病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所导致的盂唇损伤(密封圈损伤)与其疼痛相关性比例很高,换句话说,大多数的髋关节疼痛,都是由于股骨髋臼的撞击引起的,应当予以重视。
因此,一旦发生此类疼痛,应立即停止相应活动。如疼痛反复发作,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尽早治疗。
最近天气转暖,不少运动达人都趁着好天气增加了锻炼频率。小编提醒,在运动时,多注意保护关节哦~
来源/杭州医院订阅号编辑/徐京你可能想看
杭州通报疫情最新情况4月9日0-11时,杭州新增1例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杭州将暂时关闭部分高速公路出口!被隔离的萧山姑娘一觉醒来,往楼下一看,太震撼了!深夜一个电话,5辆大巴护送萧山大白支援上海!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