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起肾肿的诱因
家禽的尿酸不像哺乳动物转化成尿素溶于尿排出体外,而是直排的!一有风吹草动便容易导致沉积。很多诱因都可能导致尿酸蓄积。通过把家禽疾病诊疗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肾肿现象,基本可以把家禽肾肿分为五种情况。它们分别是:药物中*、法氏囊病、肾传支、流感、新城疫病和痛风等五种类型。1、感染所致:
病*:肾型传支病*,传染性法式囊炎病*,禽肾炎病*,禽流感病*等;
细菌:败血型霉形体,弧菌、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禽霍乱巴士杆菌等;
寄生虫:球虫、鸡住白细胞原虫等均能损害肾脏,引起肾功能不全,影响尿酸盐排泄。
2、法氏囊病:临床诊断时的剖检症状,除了肾肿、花斑肾以外,肌肉还会出血和腹泻的表现,突出病变是法氏囊肿大。药物中*:临床诊断时的剖检症状,有肾肿和花斑肾,主要解*器官——肝脏肿大,器官及皮下有出血等,突出特点是有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史。
3、肾传支:临床拿病死鸡进行剖检诊断时,会发现肾脏肿大、且肾脏有尿酸盐沉积,突出特点是鸡子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甚至鸡群里有鸡子怪叫。而流感和新城疫等造成的肾肿,在临床剖检诊断时,常看到肾红肿以外,都有新城疫或流感的特征性剖检病变。
4、痛风病:不仅仅表现肾肿这种明显的临床剖检症状,还会看到肾脏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并且最为特征性的是在心脏、肝脏、脾脏及胸腔或腹腔壁上,也有大量的、颜色如“白石灰”样的尿酸盐大量沉积。
近年来,痛风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多余的蛋白质会分解为尿酸,血浆中的尿酸含量增高,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时就会导致大量的尿酸盐沉积,进而引起肾肿甚至痛风;另外,钙盐、维生素D含量过高,钙磷比例不当,维生素A缺乏或失活,或者饲料中霉菌*素的污染,均会造成鸡体肾脏代谢机能障碍,引起肾脏病变;
5、药物中*:某些药物直接对肾脏有损害,如磺胺类代谢产生酸性的乙酰化物很容易析出,晶体沉积在肾小管、输尿管中,引起堵塞肾肿;还有一些药物如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等,因为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对肾脏有潜在的*性,若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会造成肾脏损伤。
霉菌*素:霉菌*素和植物*素污染的饲料,也可导致家禽肾肿。
6、营养性因素:蛋白质含量过高、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等;
VA缺乏时,肾小管细胞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造成肾小管的吸收和排泄障碍,而导致尿酸盐沉积。VD长期使用过量,可引起肾小管的营养不良性钙化而使肾脏损伤。
7、环境、管理原因:饲养管理不当、各种冷热应激都可促进肾脏发病。另外,饮水不足,或高温季节或长途运输造成机体脱水,机体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造成尿酸盐沉积,引起肾肿。
综合上述分析,大家都知道了,在家禽疾病诊断过程中,仅仅说看到肾肿或者说它有肾病,是远远不足以有效治疗禽病的。因为目前在家禽疾病诊断临床中,造成鸡、鸭、鹅等家禽肾肿的病因粗略统计分析就有“7种”之多。二、临床症状、病理变化1、肉禽:精神萎靡、营养不良。贫血,生长缓慢,拉白色或水样粪便。常因肾功能衰竭而急性死亡,慢性的呈顽固性腹泻。
2、蛋禽:生长期发病常呈零星死亡,但生长发育受严重影响。产蛋期则表现为鸡冠发育不良,发白,贫血,粪便白头大,有的排出石灰样的稀粪。生产性能低,常并发新城疫、大肠杆菌、慢呼等。
(1)肾脏肿大: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的的沉积;
(2)内脏型痛风:心、肝上覆盖有一层白色尿酸;
(3)关节型痛风:滑膜腔内有白色的细粉样尿酸盐沉积。
三、肾肿症的防治1、搞好鸡舍消*及清洁卫生工作:针对传染病因素,对鸡群各阶段做好防疫、隔离消*工作,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2、调整饲料营养结构,保证营养平衡供给:选择优质饲料,饲料配比要科学准确,特别要注意钙磷比例的平衡,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B缺乏,饲料各种营养均衡,给予充足的饮水,以及氨基酸不平衡。3、药物的使用:正确用药,不长期使用或滥用对肾脏有损伤的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肾肿解*药物,推荐甚好,可迅速消除肾脏肿大,降低死亡率。4、高温高湿季节注意防霉,脱霉剂等。
应注意,肾肿症是多因子疾病,防治要从各方面考虑,因其是慢性病,故治疗时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疗程。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饮水,添加维生素金芪维他。
更多养殖技术咨讯,可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