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我撞我自己
TUhjnbcbe - 2021/9/24 1:17:00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身体的一场“内卷”

踝关节:我撞我自己!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50岁男性,跑龄5年,月跑量60km,参加全马1次,半马2次,自述前足着地,年曾左脚踝跑后肿胀,休息后缓解。年9月来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距骨后缘及三角籽骨前缘PD信号稍增高

该检查者患有三角籽骨变异,前足着地,距骨后缘及三角籽骨前缘存在轻微骨性撞击。

未来7天天气预报

踝关节“内卷”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年首次被提出。是一种由踝关节周围骨性或软组织之间的机械作用力,如撞击、挤压、反复摩擦等,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和运动受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根据撞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前踝撞击综合征和后踝撞击综合征。后踝撞击综合征是后踝关节慢性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别名有:三角籽骨综合征、距后三角籽骨撞击综合征或距骨受压综合征。

后踝撞击综合征常出现于芭蕾舞演员、登山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这样特定踝部常跖屈的人群。常与距后三角籽骨、距骨后突变异有关。

距后三角籽骨

箭头所示为“三角籽骨”

三角籽骨一般呈三角形,有时也可呈圆形或椭圆形,是位于距骨后外侧结节后方分离附属的小骨块,类似于二次骨化中心。距后三角籽骨变异发生率较高,占有3%。其形态与距骨后突不相吻合,可继发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改变。

距骨后突

距骨后突的外侧结节命名为距骨尾,距骨尾长度因人而异。

距骨后突长度大体分为4种类型:

长尾型(10.0mm以上)、中尾型(5.0-9.9mm)、短尾型(1.0-4.9mm)和无尾型。

临床上距骨后突类型以中尾型最多,短尾型次之,无尾型最少。长尾型距骨后突的后踝不适发病率最高,无尾型最低。距骨后突越长诱发后踝关节不适概率越大。

未来7天天气预报

它们是如何“打起来”的

跖区:

三角籽骨与胫骨远端关节面后部在反复跖屈过程中互相撞击,容易引起踝后部疼痛、肿胀和压痛,主要病理变化是:

三角籽骨发生水肿、变形、碎裂、囊变以及胫骨后下缘或跟骨上缘骨质变形、增生;

后踝关节长期撞击引起后踝滑膜关节囊内压力增高,后踝关节腔积液及关节滑膜炎可形成;

三角籽骨同时对后方局部软组织卡压,导致软组织肿胀;

三角籽骨内侧可见位于结节间沟内的踇长屈肌腱,因此,反复踝关节跖屈运动增加踇长屈肌腱与三角籽骨间的压力,最终引发腱鞘炎;

临床表现为踝关节后方疼痛,跖屈时症状加重,关节活动受限,软组织肿胀。

长期以来临床上对于三角籽骨综合征较难作出明确诊断,因而影像学检查对提示或证实本病的诊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两者结合能够准确诊断该病。

核磁共振(MRI)能较好地识别距骨解剖变异。由于MRI无辐射、安全性高的优势,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早期全面分析距骨解剖变异的检查手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的影像学支持。

治疗

研究表明,患者通过手术切除三角籽骨后可基本治愈,通过制动、使用非类固醇类药物、冷疗等保守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距骨后突长度具有较大异质性,虽然长尾型距骨后突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距骨解剖变异,但长尾型距骨后突对后踝的影响从力学角度上与距骨后三角籽骨非常相似,均能导致后踝撞击综合征,当产生后撞击综合征时,两者治疗方案也基本相同,过长距骨后突可通过手术切除而达到预期疗效。

您跑马吗?前足着地还是后足着地?近期是否存在踝关节疼痛?想知道自己是否存在三角籽骨或距骨后突过长吗?欢迎您加入我们杭州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一起探索落地模式与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系~

供稿:何晓艺

审核:陈勇

编辑:王琦

本文参考文献

[1]李冰.距后三角籽骨撞击综合征影像表现分析[J].医院临床杂志,,14(04):-.

[2]易美芝,罗光华,肖雅雯,胡蓉,陈小龙,赵衡.距骨解剖变异的MRI表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5(24):-.

[3]包磊,姚伟武,李梅.三角籽骨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影像学评价[J].放射学实践,,26(07):-.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邀您填写

扫码,参与调查

↓↓↓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马拉松爱好者运动与健康现状调查问卷

杭州师范大学

医院

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我撞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