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你不知道的西安故事
老爸老妈结婚成家较晚、爸那时26岁妈23岁,在解放前属大龄青年。父亲长年在外奔波加上没钱、母亲在老家照顾老人弟弟们而误了婚姻。婚后夫妻又两地分居、母亲在农村种地侍奉老人,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大姐是四九年农历七夕节出生的,适逢金秋丰收时节、父亲给她起名叫秋整、后来改叫秋珍,与新中国同龄。大姐跟母亲在农村吃了不少苦、五三年母女俩跟老乡白姆来西安与父亲团聚,全家人得以团圆。大姐比我大五岁,老爸给我起名叫安民。大弟五七年五月出生,父亲给他起名叫醒民。小弟六一年七月出生,父亲给他起名叫卫民。我们姐弟之间相差三至五岁、是大姐带着我们弟仨长大的,有什么好吃的她总仅着我们吃,上学回来帮妈妈做家务,空了带我们一起玩,学习时就当我们的小老师,直到上山下乡去汉中。
父母亲对我们从不娇惯、不宠着,从小对我们管教很严、由于父亲吃过文化低的亏,他特别重视对我们文化素养的教育。从小给我们讲启蒙故事:三字经、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针对个人情况订学习计划,写大、小毛笔字描红,让大姐带领我们一起学习,这叫老兵带小兵,爸爸下班回家检查每人的作业。他还给我们制定竞赛表,做小红旗定期开家庭会让个人总结,大家讲评,对先进的奖励,对表现差的批评教育,犯过错的要惩罚、打手板、吃枣敲头,一一警示,促使我们健康成长。我们稍微大点就开家庭会,这个传统一直到我们各自成家,现在家里有事,还是大家抽空开家庭会各抒己见,商量落实。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我们姐弟之间相互理解谦让、关系融洽和谐,保持了良好家风。
年春节,常家四姐弟合影留念
比如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姐弟们大让小、小让大,相互谦让都不肯吃,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分成几份,分给我们各自一份,人不在家特意留一份。还有七九年爸爸退休谁来顶替?父母很为难,在家庭会上大弟与小弟两人相互谦让,大弟说“我已下乡三年多了,很快就招工了,小弟顶替就不用下乡了”。最后全家人仔细分析得出结论,让小弟接班。事后父母对视着欣慰的笑了,他们犯愁的难题,在家庭会上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们直夸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
还有每家都头疼的住房问题。结婚住房是头等大事,大弟结婚时无住房,我主动让出原住房给他做新房,解决了燃眉之急、为父母解了难题。小弟到成家的年龄,大姐和姐夫跑前跑后,包车包食堂,接新娘招待客人。大家商量让小两口与父母同住相互有个照应,再说小弟还不够资格在厂里分房。
道北原有公租房面临拆迁,要给补偿安置,经大家商议父母与小弟和我决定放弃那份财产权无偿给大弟,因为企业倒闭他们下岗了,正在难处无力购房,这就是亲情,手足之情。父亲单位住房将产权折价给职工在产权分配上就依父母的意愿办,小弟继承,让他给姐弟仨人每人一份现金作为补偿。父母去世后依二老生前遗愿将所剩万元平分四份给姐弟们算是二老留给后人的一点财富和念想。
道北生活之水管图/
张宇明最难忘的是一九八二年春全市掀起灭鼠防出血热活动、街办给各单位分配任务,我在单位值班捉老鼠染上出血热病危告急,医院救治,全家人得知情况后急赶来探望。住院期间老母亲舍命一直陪护在我身边,大姐在家中照顾老父与小孩,大弟送来粮油吃的,小弟跑前跑后。他(小弟)已做最坏打算,万一那天我不幸离去,妻子改嫁,他便将我女儿养大,那怕自己一生不娶。他的举动使我深受感动!全家人的举动感动了上天,让我回到了人间。我感谢妻子及时将我送医、感谢医护人员的救治和家人全力以赴。大家齐心合力将我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感谢单位领导与同志的关心支持,那年我们家被评为五好家庭。在此我借一位医生的话:说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啊,医生说得没错,我历经磨难又多活三十多年,看到了今天国家的巨变,过上了美好幸福生活,步入到老年之列。
父母为人处事给我们树立下榜样、我们姐弟四人在单位与领导与同事相处本着诚实忠厚四个字去做,为人正直,处事公正,均得到领导和同志的好评与肯定,我们从参加工作到退休这期间对工作尽职尽责诚实待人处事,做老实人,讲信用,问心无愧。
道北生活之小巷图/
张宇明记得一九九一年春节后医院治疗,在此期间我们姐弟分工明确,小弟妹留家上班照顾老父亲和小孩们,大姐和我、小弟三人三班倒陪侍,大弟负责送饭,我们姐弟齐心协力共赴时艰。人多力量大,父母真有福!有事一声令下儿女齐上阵,真是托多子女的福气。将来我们这独生子女户的父母有病还不知怎么办呢!父母亲年龄大身体有病不能自理,身边不能离人,我和小弟轮流将他们接到各自的家中照顾,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因为有大姐、姐夫他们买的空调。大弟抽空过来探望,小侄东东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给爷爷、奶奶端饭送茶照顾其大小便,二老过得很幸福。二千年母亲滑倒将股骨头摔断住院治疗期间,大姐刚办完退休手续,她便全力以赴陪侍照顾老娘。我们哥仨还在上班节假日就轮流看护,直到老娘病愈出院。
年我辞去物业工作专门照顾老母亲,近八年时间与母亲形影不离,也算是回报了老人的养育之恩,总的来说我们都不同程度的尽了孝心,将父母二老伺候到百年后。做这些事我们的子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给后辈们做榜样和表率,也是给自己积德积福报。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面镜子。房檐滴水照坑流!我们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总得来说,我们的子女对我们都有孝心、很听话,他们的事业、婚姻、家庭都很顺利。这些都拜父母的恩德和庇佑,也是苍天赐给我们的福份吧!看来人们还是要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为子女后辈尽职尽责,为人多做善事,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样天上神灵也会照顾积德行善的人,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年4月20日
道北生活之等活图/
张宇明道北生活之集市图/
张宇明上篇回放:常安民:我在道北的童年生活
常安民:道北记忆之我的老大姐
诚征老故事!
(本文除首图外,其余感谢张宇明供图!)
用心和真诚讲好西安故事
原创作品,若需使用或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投稿联系:
西安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