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髋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组成
TUhjnbcbe - 2021/1/25 5:29:00

[髋关节]是由两块的骨头组成的「股骨与髋骨」,髋关节的独特解剖结构使它变得强壮而灵活,并可以控制下肢在每个承重与非承重的位置产生动作。

髋骨

髋关节的骨头包括

整个骨盆由「2块髋骨」组成,每个髋骨是由1块髂骨、1块坐骨、1块耻骨融合而成。

两块髋骨之间,是骨盆的地基—骶骨,骶骨是一块三角形的骨头,由5块骨头融合而成,在脊椎的下方「上接第五腰椎,下接尾骨」。每一块髋骨上都有一个髋臼,两块耻骨在前方形成耻骨联合。

胯骨,即髋骨,在哺乳动物中,构成骨盆外侧半的向上扩展的大骨,骨盆是由两块髋骨和一块骶骨(还有尾骨)组成的。而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在成体这三块骨融合成一块骨。

股骨

大腿骨

[股骨]常被称为大腿骨。

上部主要有: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外侧」,小转子「内侧」。

下部主要有:内上髁、内侧髁,外上髁、外侧髁、髁间窝、髌面。

髋关节

球窝

关节软骨及盂唇

髋关节[球窝]

髋关节[球窝]:是一个球窝关节,股骨头是一个“球”,髋臼是一个“窝”

髋关节囊和韧带

「髋关节囊」和「韧带关节囊」是一个环绕髋关节的滑液囊,由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加强关节囊的外表面。

髋关节囊近侧附着于髋臼边缘,盂缘,髋臼横韧带,远侧前面至于转子间线,向远端达小传子,后面在转子间嵴内侧约1.25厘米,相当于股骨颈中外1/3交界处,所以股骨颈前面是全部的包围在关节囊内的,但后面只有2/3是在关节囊内的,股骨头,股骨颈之间的横行骨骺板包在关节囊内,关节囊的纤维由浅层纵行纤维和深层横行纤维构成。

髋关节周围肌肉

▲髋关节后侧肌肉

髋关节后侧肌肉主要负责「髋关节伸展」

它们包括(主要+次要)

臀大肌

膕绳肌

[股二头长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大收肌后侧头

[臀中肌后侧纤维,大收肌前侧头]

▲图1

▲图2

这些肌肉使髋关节向后伸展

也会使膝关节屈曲[使脚后跟碰到臀部][图2]

髋关节前方的肌肉

▲髋关节前方的肌肉

髋关节前方的肌肉这些肌肉主要负责髋关节的屈曲「向前移动」

它们包括(主要+次要)

腰大肌

股直肌

内收长肌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耻骨肌

[内收短,肌股薄肌,臀小肌(前部纤维)]

「髋屈肌」可以让你的大腿向胸部靠近,帮助你的大腿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它可以稳定你的髋部,协调骨盆和下背部的力量。在走路过程中,髋屈肌可以使你的腿向前迈进。

大腿内侧肌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髋关节内收「向内运动」

它们包括(主要次要)

耻骨肌

短收肌

长收肌

大收肌股

薄肌股

[二头长头,臀大肌(下部纤维),股方肌]

当你的脚没有落在地面上,「内收肌」会让你的腿拉向身体中线,也被称为「开链运动」

开链中的内收运动,「内收肌」在闭链运动中使肢体远端固定进而稳定关节。

当你双腿站立进行深蹲时,「内收肌」与「外展肌」协同作用对使骨盆稳定。

在行走过程中,在脚着地时,「内收肌」将腿拉向身体中线。

在步态周期的摆动阶段,当「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时,内收肌可以帮助屈曲髋关节

它们不是原动肌,在步态活动中是一个反射作用。

内收肌群中唯一的双关节肌、股薄肌,作为内侧膝关节的稳定肌,在负重时帮助髋关节和膝关节稳定。

大腿外侧肌群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髋关节外展「向外移动」

它们包括(主要+次要)

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缝匠肌]

「髋外展肌群」都可以进行髋内旋或外旋动作。

单腿站立的姿势,在开链中,外展肌把腿拉离身体中线

▲臀中肌步态

「臀中肌」更多是下肢的稳定器,而不纯粹是髋外展。

如果臀中肌或臀小肌薄弱或萎缩,当你在走时,骨盆会往抬离腿的那一侧下坠。

▲髋关节外旋肌

负责髋关节外旋的大腿肌肉

这些肌肉包括(主要+次要)

主要外旋肌:

臀大肌

闭孔内肌

上、下孖肌

股方肌

梨状肌

[臀中、小肌(后侧纤维),闭孔外肌]

[髂腰肌(髋外展状态下协助外旋)]

[缝匠肌股二头肌长头]

在开链中,下肢是相对于固定的骨盆外旋。

在闭链中,脚固定在地面上,这些肌肉的激活会导致骨盆/躯干旋转[如图]

一个右下肢的闭链,髋外旋肌激活使骨盆和躯干转向左侧「逆时针」,这种旋转同时激活腹部、胸椎和肋骨的肌肉。

髋稳定中的作用

深层外旋肌(梨状肌、股方肌、闭孔内、外及、和上、下孖肌)是髋关节后侧的稳定器。也被称为髋部的「肩袖肌群」

当在承重时,深层旋转肌具有较短的力臂,力线都在水平面上,更重要的是把关节面压紧,从而在运动中创造更多的髋关节稳定性。

▲髋内旋肌

髋内旋肌是负责让大腿向内旋转的肌肉包括:臀中、小肌的前部纤维阔筋膜张肌

主要内旋力矩的产生为三条肌肉力量的总和(臀中、小肌的前部纤维,阔筋膜张肌)

在髋屈曲时,内旋力矩增加约50%(内收长肌、内收短肌、耻骨肌)

在开链中,下肢内旋相对于骨盆固定,髋关节内旋

闭链中,股骨在髋关节中向内旋转通常发生在站立时,当下肢固定躯干/骨盆旋转「同侧股骨是内旋」。

内旋的作用

在行走过程中,为了在步态周期结束时充分伸展髋关节,必须有足够的髋关节内旋。

▲髋内旋不足,看骨盆移动幅度

如果没有足够的内旋,骨盆将过度的向前移动,我们将本能的缩短步伐。

髋关节病理学(部分)

异常姿势:骨盆前倾、后倾,脊椎及下肢弹性及肌力失衡或结构排列不整,骨盆旋转或移位。

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股骨骺滑脱,股骨脱臼,手术固定后的关节炎(僵硬),急性关节炎,急性肌腱炎、滑囊炎、肌肉拉伤。

骨折(股骨、骨盆)坐骨神经、闭孔神经、股骨神经受压迫。

其他:髋关节不稳定(创伤性/非创伤性),髋臼股骨撞击症,弹响髋综合征(外源性/内源性),髋部肌肉损伤。

版权声明:来源于运动与康复。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

德一康护个性化功能鞋垫

对足部功能受损患者进行足底三维扫描和压力数据采集后,通过生物力学分析,三维设计,3D打印而成,其主要功效是矫正下肢力线,使其回归中立位。

主要适用于:足跟痛(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膝关节痛,髋、背部疼痛,踇囊肿-拇趾外翻,跖骨痛-足跖球疼痛,跟腱炎,胫夹,内翻扭伤,外侧痛和前足外翻畸形,籽骨炎,拇趾活动受限,儿童脚跟疼痛-骨突炎/跟骨骨突炎,胫骨结节骨骺炎,内侧膝关节炎,双下肢不等长,胼缔、鸡眼等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髋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