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的抗医院肿瘤诊疗基地
TUhjnbcbe - 2020/10/25 15:32:00
白癜风规模化治疗 http://pf.39.net/bdfyy/zjft/180423/6185588.html

1月30日,星期四,晴。

冬去春来,原本晴朗的天空却被一层阴云遮蔽,新冠疫情无情地肆虐在神州大地。农历庚子,这个年份,似乎总要在历史的轮回中给国人留下一段特殊的记忆。

四天前,也就是大年初二这天,医院接到上级命令,要立即改建成绥化市传染病二院,定点收治本市新冠肺炎患者。疫情就是命令,我们的假期立即结束,医院,准备大战新冠病*。

我作为质管科副科长、普外科副主任、新冠抗疫指挥部成员,在本院抗击疫情的先锋队中自然责无旁贷。防控救治任务刻不容缓、责任重大,但越是这样的时候就越要保持头脑冷静——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战士”,才能更有力地抗击病*侵袭。

因此,我从隔离区的设计方案到穿脱隔离服的流程跟进,从进出隔离区的每一个细节抓起,只要能想到的,都要尽力完善,不存隐患、不留死角。

我深知,此时的坚守和努力,换来的是所有医护人员战疫全程的安全保障。

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今医院患者,医院原有患者全部转移到总院,医院,以便完成隔离病房的最后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却异常繁琐。因是过年时间,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全都在家过年,医院内所剩的患者,都是比较重的,大多数患者都是不能自理的,每个患者都必须落实到每个房间,每个病床,和总院工作人员对接,把病人的每一个处置逐一落实到位,保证患者平稳转移。

今天是大年初六,也是我离开家,做大战前最后准备的日子。临行前,父母妻儿的眼睛里分明闪着泪光,我心里百感交集,却一时语塞,只是冲他们笑着说:“放心!没事!等我回来!”

其实,此时此刻,又有多少医护工作者也跟我一样告别了家人奔赴一线……

医院肿瘤诊疗基地

邢志宇

2月4日,星期二,多云。

医院的改建已经完成;明天正式接收新冠肺炎患者。今天,医院已经正式接收患者了,我们只晚一天接收患者,我们自己称绥化火神山,医院争分夺秒改建,力求最短时间打赢疫情狙击战的决心。

副省长孙东生同志、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先后亲临本院并对改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省里的主要领导能来到我们这里,足以说明对于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工作的重视。

领导们还特意嘱咐我们在抗击疫情和救治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医护人员自身安全,有什么困难就说,一定马上落实解决。

由此可见,医院在医护人员安全保障工作方面的努力没有白费。同时,领导的承诺也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踏实了!

还有一天。

明天就要正式接收患者了,不由得想到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一句台词——“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然而这一天,却丝毫没有给我们大战前的哪怕片刻宁静,所有人都依然有条不紊地忙忙碌碌。

各县区支援我院的医护人员基本到位,由我协同护理部一起来给所有一线的战士“检查装备”和“操枪演示”——培训本院及支援我院的医护人员,指导演示穿脱防护服,并模拟进出隔离区流程,一切以实战为基础,力求细化每一个细节,做到每一个人都能熟练掌握。

我别无他想,只希望自己的付出能为我院医护人员零感染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毕竟,我们这里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2月5日,星期三,阴。

今天,是必须要记住的日子。这里——医院肿瘤诊疗基地(医院)正式全面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绥化各个市县区的确诊患者陆续转送到此集中隔离救治。

早七点,全员到岗到位,做战斗前的最后准备,摆放物资,核对药品,检查网络,调试对讲机,指挥部工作人员全部进入工作状态,风雨欲来风满楼,所有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上午九点,第一批患者由传染病院转入,战役正式打响。虽然做了充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应对预案。但是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还是略显忙乱,我们从来没接触过传染性这样强的传染病,还不习惯隔离区与外界沟通治疗的模式,晓波院长及各个院领导协调各个科室,逐一解决所遇问题,仅用一天时间,就梳理了属于医院自己的治疗流程,为今后的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第一天,也是我们步入战场、近抵火线的开始。

面对这样突发的严重疫情,虽然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已经很多年,但是对我来说却是第一次。

第一次直面病*。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确诊患者。

要说不紧张不害怕,那是假话。但是医生的使命、职责的担当,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怯懦和退缩。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借助湖北武汉的经验,进入隔离区前,不敢喝水,不敢吃容易坏肚子的东西,只吃几个鸡蛋就上岗工作,保障自己处在最佳战斗状态。

从我踏入隔离区的第一步开始,全力以赴、谨慎小心这八个字就时刻警醒自己所有的操作都务必要按照流程认真操作。

防护服虽然隔绝了周遭的一切,但却让我们与患者的心贴得更近!

新冠病*,我们来了。

邢大夫,加油!医院,加油!

2月10日,星期一

今天值得小小的庆祝一下,我院第一批五名患者治愈出院,这预示着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我们倾斜,这些天的罪没有白遭,这些天的苦没有白吃,也算是我们交给家乡人民的第一份答卷,也极大的鼓舞了全院职工。

今天在手机上看到一首诗,感触颇深;

庚子鼠年,楚地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护,皆闭户,街无车舟,万巷空寂,恐疫延,为一国封一城耳。然外狼亦动,垂涎而候,幸龙*不死,风雨而立。那日,医甲钟南山,携雷火二神山,率三十万白衣,入疫区,死战不退。疫恨之,乃驱之。医无私,警无畏,更有民众数万,与物,与币,与人援之。更有友朋十三国,倾全力助之。

古曰:患难之处见真情。乃有红会惰懒,亦有跳梁鼓嚣,如此难,唯有法律之。斯德善,天佑之,万民同心,殚精竭虑,月余,终胜。此后百年,国复兴,民安居,久盛不衰。

医甲钟南山,携雷火二神山,率三十万白衣,入疫区,死战不退。

医无私,警无畏,更有民众数万,与物,与币,与人援之。

这两句看的我热血沸腾,暗下决心,若绥化疫除,家乡平安,必请战湖北,为保祖国平安,尽我微薄之力。

“医者,此去欲何?”“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2月21日,星期五,没有注意到窗外是什么样的天气。

隔离区里的工作是6个小时,然后休息24小时,通过这些天的治疗,发现这个病*还是很有特点的,如果病*进展,速度非常快,可能几个小时前患者还和你聊天说笑,但是就几个小时,就可以发展到呼吸窘迫,观察病情的时候要十分注意这些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累是身体上的,疲是精神上的。在我身上,它们实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隔离区里的“工作”还是很辛苦的,上岗前,不能喝水,清理好内存,因为穿着防护服不能去卫生间;护目镜时间长了勒的后面脑壳疼,前门鼻梁疼,侧面太阳穴疼,就像紧箍咒一样,每次摘下护目镜,红肿的压痕都勾勒在脸上,有几位同事的脸都被压破了,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人退缩,简单处理伤口后,第二天又继续工作。

疫情不退绝不蓄发

为了方便打理,从抗疫工作刚开始,我就剪光了头发,自己暗暗发誓,疫情不退,绝不蓄发。有几个同事也和我一样,剪光了头发,闲暇时间,我们还会比一比谁的头更亮,一般时候,我都能赢,因为我每天都会用剃须刀处理一遍,哈哈。

让这个病*闹的,大家的日常生活很多都按下了暂停键,原本平常不过的事,在这个时期这个地方都显得无比珍贵,甚至是奢侈的。

不过,今天在隔离病房里发生了一件事,很是温馨很是提神——有位女患者过生日。

医院特意专门为她订了精致的蛋糕和一束鲜花,医院把这份小小的心意送到患者床前。这份意外的幸福让她热泪盈眶,向我们深深鞠躬。她激动地说:感谢医生护士、感谢祖国。

刚刚发生的这一切还历历在目。是啊,患者都知道疫情的严重和病*的凶猛,心理压力都很大,因此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治疗之余,我们会尝试和患者谈心唠嗑儿,偶尔也开开玩笑,来缓解他们紧张情绪,事实证明这对实际治疗也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2月22日,星期六,多云。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

刚打了个视频电话,勉强算是“当面”祝寿了。唉,做医生的,亏欠家人太多……

还记得我大年初六离开家那天,您没有过多的嘱咐,只说了一句话:好好干!完事回来!这是你医生的责任,注意防护,按标准来。

作为医生,国有大疫自当挺身向前,自身安危早已置之度外;可作为儿子,不能尽孝于堂前、承欢于膝下,实在有愧于父母养育之恩。

父亲是老*员,素来深明大义,在视频电话里您没有对儿子有过多的叮嘱,更多的是对一名医生的嘱托——小宇啊,你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这是你的使命!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念及于此,早已不禁泪目。

看着视频里的父母妻儿,咀嚼着父亲的那番话……是啊,隔离区里那些患者的家人,又何尝不是在翘首盼望着他们早日康复出院、回家团圆啊!

爸,儿子不会让你失望,我会跟我的同事们、战友们一起战斗到底的!请您放心!身披白甲战疫魔,不破楼兰誓不还。

爸,祝你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2月25日,星期二,晴。

今天必须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绥化所有感染新冠肺炎病*的病人全部出院,我院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REC

不过,我们的工作仍然没有结束,出院病人还需要在院中另行安排隔离14天,他们的生活起居以及医学观察,依然由我们负责,并且丝毫不能大意。

疫情还没结束,我辈仍需努力。

今天,我们也收到了一个“幸福”的消息——从今天起,我们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可以做简单的休整,医院留守待命。

刚跟家里通了个电话,算是报了平安。

鉴于绥化本地的疫情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作了个决定——向院里递交请战书,我要去湖北去武汉参战。

我考虑再三,暂时没有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因为不想让他们本已经放下的心又重新悬起来,况且,我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我自己想,可能又要到命令下达出发之前再说了……

希望家人能明白我的心意、支持我的决定。

3月4日,星期三,晴。

今天是我的生日,41了。

这个生日,不同寻常。

这段时日,注定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和千百万医生护士站在一起、战在一起,真的很自豪!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我没有退缩,而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自己都佩服自己,想起有个笑话说的,对着镜子给自己磕一个头,说一声你这辈子没白活,你辛苦了。哈哈!

出征湖北的事一直没有消息,向院里领导询问,对我的请求非常肯定,但表示要等待省里的统一行动,我遵命服从、随时待命。

经过多天在隔离区的工作,现在对隔离区早已经没有原来的恐惧了,除了辛苦点,和正常诊疗患者没有太大区别。我相信,如果我出征湖北,一定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一定能尽快发挥作用。

3月10日,星期二,阴。

从正月初六离开家到今天,已经42天没有回家了……

今天,是回家的日子!

回想这段日子,每天忙碌在抗疫一线,很累很充实,也很骄傲。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因为省里后来没有再派出医疗队,我也因此没能赴鄂参战。

回想这段日子,为了身上这一袭白衣,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为保家乡平安、人民康宁,再多的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回想这段日子,有句话听了很多次——从来就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说真的,很感慨很激动。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艰巨的防控救治任务,放眼世界,也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有这样伟大的*、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国家,我们无惧任何艰难险阻!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抗医院肿瘤诊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