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豫警文苑丨归处平安中原
TUhjnbcbe - 2025/5/30 19:38:00

归处

作者: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张娟

近两年老听爸说我妈的记忆越来越差,起先我以为是衰老的自然现象,后来发现问题不对。

妈今年七十五岁,是同龄人中身体较好的,至今眼不花耳不聋,干起活来比我还有韧劲,除了前年因脑血管问题生一场病,在我的印象中,她几十年来是连感冒都不曾有过。就在五年前,我心里还不肯承认妈是老年人。

然而,妈终究是老了。

看着我给她拍的照片,她不肯相信自己的腰竟有些驼了,她一遍遍地跟我讲,就在前几天她还去南河堤拾一大捆干树枝,一口气从西大桥背到家,中间一下也没歇。

妈年轻时是村里的医生,方圆几里地的人都找她接生孩子,医院,都是把乡村医生请到家里,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来找,妈总是背上药箱匆忙出门。那时爸还在洛阳工作,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了,一家四口人的农田和家事,全靠妈一人打理。

妈在劳作中落下腿疾,那是我上五年级的秋天,妈拉车往地里送粪,前面套着我家的大黄牛,行到村口的的坑边时,牛不听使唤,在过一个水沟时尥蹶子,妈连人带车翻进坑底,右腿被砸在车子下面,卧床两个月下不了地,不知道是否跟这次伤情有关,后来妈的右腿总不舒服,膝盖肿的老大,曲腿下蹲都受限制,医院,自己拿针管往外抽积液,没想到越抽积的越快,医院,手术把膝盖滑膜摘除。原以为摘除滑膜之后就治好了病,没想到恢复之后腿却不能弯曲,医院找一位熟人医生,他说是手术后没有做康复锻炼所致,需要强植,所谓强植,就是打麻药后强行给压弯,强植过程我在场,虽然打了麻药,妈还是不停地呻吟,其痛苦的情状至今仍能把我刺疼……好在妈伸了一个多月的腿终于弯下来了,全家人又一次为之松口气,可是,几天之后发现,妈的腿竟无法自行伸直……最终又做了一次大手术,妈的腿才算彻底治愈,一条弯曲的、十多公分长的伤疤,从此醒目地刻在妈的腿上。

妈是个细致人,做什么都是稳稳的、不紧不慢,她做的鞋子是全村最有样的,无论是成人的棉鞋还是小孩儿的毛头鞋,都比别人做的好看,农闲时节,婶子大娘总到我家找鞋样,妈有各种鞋样,包在废旧报纸里,很久还放在那张老桌子的抽屉里。

妈喂牛也喂的好,那年开春妈去集镇买回一头牛,村里有见识的人一看到这头牛就说妈上当了,他们知道这牛的底细,据说养了多年都不下牛犊,是个“飘货”,主人因此才拉到集上去卖。八十年代的牛,不但承担着家里的农耕任务,还担负着下仔卖钱的重任,养一头不会下仔的牛是不划算的。妈毕竟是女人,对牲口没太多经验,只得自认倒霉,不过既然买回了家,妈就会好好喂养它,妈挤时间去给牛割草,每天饱饱地喂上两顿,中间还加餐喂料水。牛到我家住的也舒服,我家的牛棚不灌风不漏雨,是一间温暖的小屋,妈再忙也会把牛铺拾掇干净,不容屎尿沏了牛的身,我和姐也帮着打理,割草、铡草、从西坑抬土掺上干树叶给牛垫铺。一年下来,牛在我家变得膘肥体壮,第二年竟生下一头漂亮的小牛犊来,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这头被称作“飘货”的牛,竟一连生下四头小牛犊,为我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为妈的勤劳能干,我家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都要好。最早的时候接生孩子一分钱不收,是件近乎行好的事,乡里乡亲的,他们总会送些鸡蛋、红糖以表感谢,条件稍好些的,还会买些罐头、饼干之类的好东西送过来,这在当时是挺奢侈的,放在别的家庭都是稀罕物,在我家却是吃都吃不完,妈经常拿来送人,妈的慷慨厚道,加上她接生的手艺,赢得十里八村的认可,小时候我经常被外村的人认出来,他们指着我跟身边的人说,“看,那是唐阁的闺女,多像她妈。”做唐阁的闺女,似乎成为一种荣耀,儿时的我格外为此庆幸。

我想成为妈的好女儿,学习很努力,也听话,不让妈操心,妈一直对我报很大希望,希望我能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过上不吃苦的好生活。然而高考我却名落孙山,我伤心难过,把自己关在屋里两天茶饭不思,两天后告诉妈我决定不复读了,跟村里人去广州打工,妈听后泣不成声。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背上行囊离开家,妈送我到村口,我忍住泪让妈回去,直到火车启动才痛哭失声。

到广州后我很快入职,准备忘掉上学的事好好干出点成绩,哪料不到半个月,妈的信就跟踪而至,这是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给我写信。她劝我回去复读。她说出门时没阻拦我是看我太伤心,她说我学习一直不错,不该就这么轻易放弃……信写的很长,我看着信哭了很久,却并不打算回去,这是我第一次违逆妈,妈很快又发来电报,说再不回去她就要到广州来找我。

我终于还是回去复读,后来考上警校,后来就做了警察,虽然没官没位,妈却非常满足,一直拿我当荣耀。

再后来,我调到郑州工作,工作忙、孩子小、离家远,回去看妈的机会更少,妈理解,从来没半句怨言。妈从不愿给我添麻烦,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她都说家里很好,爸的病情也稳定。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没能回去,清明又因为值勤也没能回去,五一调整三天假,终于如愿回去看爸妈。

爸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尤其是妈,每每对我感慨,说是想也想不到会过上现在这样的好生活,住的好、吃的好、穿的也好,地多年前都包出去了,虽住在乡下,却不干农活,平日里她们只侍弄院内外两片菜园,因为这两片菜园,他们也就有了不出门的借口,我和姐每次邀请他们去我们家,他们都会以菜园离不了人为由拒绝出门。

爸妈的菜园很诱人,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菜、开不完的花,这时节,蒜正抽苔、笋正壮,辣椒、番茄正在长苗,黄瓜和豆角正在爬秧,牡丹刚刚凋零,蔷薇和月季最夺人眼球,红的、白的、粉的,一团团、一簇簇,开的娇艳欲滴,难怪爸妈哪也不愿去,就连我都希望退休之后能有这样一处小院,让身心回归自然。

如果岁月能一直这样静好该有多好,爸妈就这样守在这里,安静幸福地生活,我偶尔回来陪陪他们、也歇歇脚。

可是,妈的状态却不容乐观。

听说我回来,表妹也带着姨来我家,表妹给妈买来新衣服,当即让她穿上,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喜欢,我们还拍照给她看,第二天早上起床,她拿起床头的衣服,问是不是我的,我被震到,问她真的不知道这衣服是谁的,她摇头,我让她穿上衣服照镜子,看能不能记起,她站在镜子前一脸茫然,我说妈你会不会有一天连我是谁都会忘掉,她笑着说咋能会。

也许是为了安慰我,也许是为了掩饰她的无措,妈对着镜子抻衣服,一直笑着,我看着妈,却想哭……

生命的终止不是死亡,而是失去记忆。

之前看到这句话只觉得有道理,而此时,却觉得这句话过于残酷。

妈的身体明明还硬朗,她还能去地里拾花生、捡玉米,还能背一大捆柴禾从西大桥一口气回到家里,她还能种菜浇花,还能给爸擀面条做饭,她还能绣十字绣,还能用玉米包为我编蒲团,爸生病时,妈还能衣不解带地彻夜守候照顾…….妈还能做这么多事,为何就记不得事了呢?

妈还如此爱着眼前的生活,生活却对她放了手。看着妈忙碌的身影,我的心一阵阵刺痛……

原计划在家住一天,我又多留一天,我跟老公说,让我多陪陪妈吧,我害怕有一天妈认不得我,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将、再无归处…….

END

编辑:刘真

审核:阁阁、崔玉霞

1
查看完整版本: 豫警文苑丨归处平安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