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
长辈们在朋友圈里开始“晒步数”
“一天一万步”成了每天生活中的标配
只要没达到这个步数
他们就会电话call过来喊你去走路
但是!
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走一万步吗?
真的是走的越多越健康吗?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来一探究竟。
走路正确的运动量
每个人的年龄、体质等各种条件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运动量也是不同的。
因此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运动标准。
儿童青少年
青少年的活动量大,步子小,用步数就算运动量的话会有一定的偏差。
研究表明
4-6岁儿童每天需要1w-1.4w步的运动量
6-1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1w-1.5w步的运动量
12-19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1w-1.2w步的运动量
中老年人
美国《自然》杂志称,60岁以上,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最好有一个连续步活动过程。每天走步≈3至4千米行走距离≈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当然,步只是推荐步数,具体的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调节。
运动损伤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步行方式上。如果平日缺乏锻炼的人强行“日行万步”,除了得不到运动带来的好处外,还会严重损伤关节等组织。
半月板磨损
半月板,是一种韧带纤维软骨,在膝关节有内侧和外侧两个。
半月板慢性磨损,这也是走路可能损伤的情况,它是一种退化性破裂,最后会导致半月板边缘磨损,变薄。
半月板受伤后,走路时会突然出现“卡住”情况,不能伸直也不能屈曲,上下楼梯或者下蹲时关节不稳、软弱无力等。
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是由于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引起的。
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走路其实是一种自重训练,所以走路走得多,有机会增加患滑膜炎的风险。
膝盖出现滑膜炎后,多数会出现轻微肿胀、疼痛,走路有时会咯噔咯噔响,特别是上下楼梯时疼痛感明显。
给长辈们的温馨贴士
走路散步比起其他剧烈的有氧运动方式更加的适合中老年人,它温和,能够帮助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老年人在步行散步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在走路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最求速度,建议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走的时候稍微出点汗就可以了;
2、正确走路姿势应该是甩开手臂,做成“钟摆式”,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成90度左右,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幅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用力;
3、运动时常会伴随着损伤,建议步行锻炼按身体情况进行调节,科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