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徐玲俐记者何丽娜
“解封了,真是太开心了。”12月18日,新城市广场B座管控区的保障医生唐旭平笑得像个孩子。
唐旭平是钱报小时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新城市广场B座封闭管理后,他24小时开机,为了就是能够及时了解管控区百姓的就医需求。
肿瘤患者寻求帮助
管控的第一天,唐旭平在现场值守,突然发现门口桌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让他揪心的话语,于是顺着纸条留下的地址联系上该住户。
“唐医生,我爱人是肺部滑膜肉瘤晚期,医院化疗7次了,最近一次是12月3日,5日刚出院回到杭州,医生交代了,化疗后第10天需要复查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能否帮帮忙,医院?哪怕住院也行!”租住在新城市广场的何先生焦急地说。
唐旭平为此持续跟进,由于中心不具备隔离抽血室,医院,而何先生爱人地情况又极为特殊,医院没有接诊过这类特殊病人,迟医院,何先生一家的情绪也愈发焦急。
“我医院,但是你爱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医院也不太有能力接收,医院的消息,我们会马上安排车子转运你们去检查治疗的。”唐旭平医院,一边耐心安抚何先生一家。
终于过了3天,在反复沟通协调后,医院丁桥院区能够接收此类病人,在做好了防护措施后,何先生的爱人终于如愿坐上了就诊的专车。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唐医生,化验结果出来了,我爱人白细胞很低只有2.92,丁桥院区的医生给她打了升白针,但是升白针只打一次不够,还需要再打。”
考虑到每次转送,都耗时耗力而且极具风险。唐旭平又经多方联系,让何先生向接诊医生说明实际情况,让他再配了一针回来。
第二天,唐旭平和同事一起穿上防护服,在管控区内,帮她注射。
“如果白细胞不能及时纠正,会直接影响她的下一次化疗。”唐旭平说,“将心比心,如果是因为管控,治疗没有跟上,对他们一家来说,的确是非常焦急的。”
和平日里接诊一样,唐旭平总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
几乎每个病人的情况他都了然于胸
李先生今年初查出肾脏不太好,医院做三次血透,社区一管控,可把他急坏了。
唐旭平得知后,立马联系了医政科,中心领导、医疗团队,最终决定安排一辆“爱心专车”,医院的护送工作。整个过程中完全按照规范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核酸检测、个人防护等必要措施。
还有侯先生,医院做了左臀部脓肿切排术,需要隔日换药,如果不及时换药会引起切口感染难以愈合。唐旭平得知后,穿上防护服,背上换药箱,手法娴熟地帮他伤口内放好引流条重新包上纱布,并详细交代注意事项。
还有很多老人,需要配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药物,他上门送药;有的人被隔离心情郁闷会有消极情绪,他耐心开导;有的人很晚了还在群里咨询,无论多晚他看到了一定会“秒回”。
为了能够一一记住管控区内住户的就医需求,唐旭平用一张EXCEL表,完整列出来他们所需和解决情况。而这张表,承载着一名基层全科医生的责任与情怀。
在防护服上创作,为管控居民增加点“新鲜感”
每次问到他这样的工作烦不烦,唐旭平总是说:“一直被隔离,其实情绪也不是特别好的,既然能帮上忙解决点他们的实际困难也是挺好的。
唐旭平的爱好是书法和绘画,在单位里小有名气,为了缓解管控区居民的消极情绪,他每次出发前,都会在防护服上创作,只为能给大家增加一点“新鲜感”。
虽然新城市广场B座已经解除管控,但疫情防控还在继续。此刻,唐旭平又穿上防护服,奔波在上门采样的路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