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走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健身方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毕竟,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合自身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的健身方式很有限……甚至于可以说,很多老年人是把所有“对追求健康的希望”都押在了健步走上。那么,长期坚持健步走是否真的能够让老年人朋友们“达成所愿”呢?这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了,例如说健步走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
从理论上来讲,每天坚持走路对老年人的身体有着很多好处,如:按摩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起到调节和稳定血压、血脂、血糖等功效;增强机体代谢能力,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中风、老年痴呆以及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等等。
但从现实角度看,很多老年人在健步走习惯的保持上,仅仅只是存在着“完成任务”的嫌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健步走对健康应有的功效打折或者让其成为“美好的愿望”。下面,我就来具体地为大家说明一下毁掉老年人健步走卓越功效的七个小毛病:
1、腰背不直
老年人的体力和耐力较之年轻人来说是要差很多的,相对来讲也更容易疲劳,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遛弯儿”的老年朋友们都弯腰弓背的前行。看似认真的健步走,在旁人看来多少都有些“累”的味道。
实际上,这种腰背不直的健步走状态不仅是让人“看着累”,还真的会“累及”身体。弯腰弓背地健步走会挤压到胸腔,降低肺活量,进而更容易造成心慌气短的情况出现。另外,这样走路的状态还会加重颈椎、脊椎的负荷,久而久之,肩颈部甚至是腰椎都会出现问题。
看到这里,有些老年朋友就要说了:“我的体型本身就已经不挺拔了,想直也直不起来啊?!”其实,遭遇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紧绷、疲劳。也就是说,在健步走的过程中要做到放松、自然,不要为了达到某种量,而勉强自身,最终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那就得不偿失了。
2、手臂乱摆
老年人健步走的过程中,手臂乱摆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很多人认为这样做能让全身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健身效果上可以事半功倍。其实,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比年轻人,而相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来讲,现代人的体力劳作量又是远远比不了的……说白了,就是咱们现代人典型的四体不勤,边健步走、边胡乱甩胳膊,很容易出现意外的损伤,更况乎老年人?!一不小心遭遇路面坑洼,身体失去平衡,扭筋伤骨都是轻滴……
在健步走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让手臂放松,自然而然地随着身体前后摆动。也就是说你的手臂平时走路怎么摆,健步走时就怎么摆,顶多是将摆动的幅度稍稍增大些即可,但是要注意其幅度最多不能超过肩高!
3、走路内、外八字
很多人走路都存在内外八字的情况,对于步行机会并不多的现代社会来说,本来问题并不大。但若是你在健步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内、外八字的情况,那就有问题了……
因为内外八字的走路姿势使得身体的发力点以及着力点出现偏差,进而就容易造成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过度磨损,这对于本身骨关节就相对脆弱的老年人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故而,老年朋友们在健步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纠正或避免出现内外八字的情况。
4、踮脚走或倒着走
作为“半老徐娘”的我来说,对于倒走和踮脚走还是比较青睐的,毕竟倒走可以锻炼腰背肌肉,而踮脚走也能锻炼腿部肌肉,这对追求“塑形”的一票人来说再“实惠”不过了……但是,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一旦过量就很容易造成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量”尤其的小,所以过犹不及的情况就更容易发生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倒走或者踮脚走时很容易出现“意外”,例如说倒走时被“坑”,踮脚走时被“崴”……前者本人亲测啊,所以那之后就再也不倒了……在这里,老年朋友们要谨之、慎之!
5、负重健步走
这点可以说是第一点的“升级强调版”……
再次重申一下:老年人健步走一定要本着放松、自然的心态和体态,才能达到健身的预期目标与有益健康的功效,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累,以免伤害到颈椎、脊椎、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
也就是说,无论是过量的健步走还是负重的健步走都是绝对不可取的,不要把健身变成伤身!
6、健步走的速度过快
有些人为了让健步走明显区别于散步,就“大步流星”地去演绎,以为这样会得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实际上这种幅度大又快的方式根本不适合中老年人……
有些朋友可能注意到,我在这里写的是“中老年人”而不仅仅是老年人。其实因为现代人的“四体不勤”,幅度大且快的健步走就连很多中年人也不适合了……
我有一位76年生人的女性朋友,就是因为平时健步走的幅度过于“激烈”已经成功地患上了滑膜炎,于是现在已经彻底地跟健步走说拜拜了,这就是过犹不及造成的后果。
合适的做法是:老年人健步走时的步幅不宜超过60公分(这还要根据各个人不同的身体条件而定,例如说身高较矮或者腿脚不方便的朋友就要适量的再减小步幅尺寸才行,以自身舒适度和健步走的时长相适应为准),且每分钟健步走的步数最好不要超过60步为宜。
7、走得快、停得急
有些老年朋友在健步走时,完全就是抱着“做任务”的心理,走起来风风火火,“完成任务量”了就一屁股坐在那里跟没事儿人似的,殊不知这种骤走骤停的方式最伤身!
真正有益的健步走,在走之前是要有个“热身”阶段的。同样的,在停之前也应该有个“自然而然”的缓冲。否则对于“筋骨脆”、易伤风的老年朋友们来说,很容易出现如肌肉拉伤等意外情况。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
我的大伯父今年已经68岁了,平时很注重保养身体,打太极、跳广场舞,比我们这些整日里坐着办公的小辈们都有活力。不久前,大伯父一家去公园玩,老人家突发奇想非得要跟着孙女一起攀岩(实际上就是个约两米高的小山坡,上面还有可以供踩脚的点)。结果才攀爬了不到一半,老人家就扭到了小腿筋,要知道,在攀岩之前他们一家可是还走了好长一段路滴……
所以说,无论是什么运动,都要在运动前或者运动后做好相对应的辅助性热身活动,哪怕就是健步走也绝对不能少了相应的步骤……
看到这里,你赶紧对号入座一下吧!或者发给身边的老年朋友们,给大家警个醒儿,有备无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