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痛......”
这是林阿姨50岁之后最常说到的一个词,在平日里上下楼时,林阿姨就明显感到膝盖前处有些酸痛、还伴有肿胀的表现,特别是当膝关节弯曲至90°时,痛感就更为明显。
起初,林阿姨没有过于在意,只是以为自己最近累着了,去附近诊所拿了一些涂抹类药物,但是效果很差。虽说能够得到缓解,但过段时间又会疼痛起来。
近期,疼痛愈发严重,甚至已经有些影响走路,林阿姨才意识到可能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林阿姨被告知,膝关节软骨已经严重磨损,若再不进行科学治疗,后续可能就需要置换关节了。
严重吗?是真的严重!并且像林阿姨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年龄越大的人群,发病率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及其功能的退化无可避免,这其中自然包括骨关节。
然而,关节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一旦关节受损,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今天就关节这一块,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希望您可以引起你的重视。
一、软骨,人体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骨与骨之间连接部分叫做“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共三部分组成。在关节面上覆盖有一层软骨,约2mm厚,是人体内光滑、又有弹性的结缔组织器官。
因软骨较为光滑,有着很好的润滑作用,这使得我们做运动时的关节灵活自如,不宜发生磨损。另外,软骨有一定弹性,能将作用力分布均匀,扩大承重面。
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保护关节,防止关节的损伤。而且软骨还有着吸收和缓冲作用,能最大限度减缓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力。
可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正常的骨关节功能。尤其是膝关节是人体内负重较大、运动和损伤最多的关节。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年龄增长,人体内软骨细胞也不可避免地会逐渐磨损变薄,软骨变得粗糙,甚至被磨掉。通常人在15~30岁时,关节状态最佳。在30岁后,关节会逐渐开始退变。超过40岁后,大多数皆存在着骨关节病理性的改变。年龄越大,关节退化就越明显。
更有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有八成人软骨被磨掉一半!超过75岁老人,发病率高达80%。
更为可怕的是,软骨一旦被磨掉,是无法逆转的。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症状以及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软骨磨损会引起疼痛,这是因为磨损变薄的软骨上关节组织会向下摩擦挤压到下骨组织,而引发疼痛。软骨磨损得越严重,疼痛感也就越强。
而且软骨磨损后,会游离于关节腔内,并刺激滑膜组织,使其分泌大量积液,导致关节肿胀。
另外,磨损后的软骨碎片,还会游离于关节腔内。在患者进行活动时,游离碎片就会卡在关节间,发生交锁的状况。不仅加剧关节痛,还会使关节活动受到限制。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使膝关节无法屈曲,可能会有致残风险。也可能使膝关节发生畸变,导致O型腿的出现。
总而言之,骨关节的正常对人的活动非常重要,一旦受损,后果将不堪想象。而膝关节的磨损退化也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许多因素都可能会引发关节的磨损。如长期过度的体力劳动、体重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膝关节软骨的磨损。
因此,我们应当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