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很多人在吃完饭之后都有稍加运动的习惯,一是可以让食物更好地往下走,二来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不至于让自己感觉到腹胀腹痛,影响食欲。
从走路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从另一方面来讲,每个人都想活出高寿,虽然长生不老不可能,但是90岁高龄还是可以冲一冲。
多走路有助于长寿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走下坡路,手脚也不像之前那么灵活,所以跑步对他们来说不太现实,因此走路就成了锻炼的最好方式。
走路简单,男女老少皆宜,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慢跑或小跑,增强腿部力量,锻炼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代谢。
尤其是吃饭或工作一天之后,选择走走路跑跑步,还可以消除多余的脂肪和垃圾,增加你整个身体的快感,有助于减肥。有一个好身体才是长寿的根本。
还有一点,就是60岁以上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三高问题,此时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人群,对于三高问题的解决,一个是做到饮食清淡,另一个就是要多加运动。
多散散步,多走走路,有助于消耗自己体内的脂肪,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对防止老年人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功效。
但对中老年人来说,走路也要注意方式和力度,切勿因为快速运动和减肥而大量过度的运动,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自己的膝盖关节损伤出现双腿疼痛,浑身乏力,使得走路对自己留下后遗症。
医生:60岁过后,坚持做好4件事,比运动管用
好心态
老了之后有一个好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笑一笑十年少,老了就安心的安度晚年不要过多的小儿女之事,也不必过度为儿女担心。
每天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空余时间就去楼下溜溜弯,这样清闲的日子,慢慢的享受,不必给自己制造意外的烦恼。
对于那种爱操心爱管闲事的老人来说,通常会感到忧愁焦虑,但这种心理对老年人身体损伤很大,很容易导致抑郁而终,折损寿命。
泡脚
如今不管老年人泡脚,很多年轻人也养成了泡脚养生,脚上的穴位丰富,单单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刺激穴位,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缓解你一天的疲劳感。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养生习惯同样也同样适用,还可以撒上一些生姜片,玫瑰花等,对泡脚也有不同的功效。
充足睡眠
所谓老小孩,老人和小孩最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自己患老年痴呆的概率,也要做到早睡晚起,但是最晚不可以,晚于7:00。
尤其是夏季,天蒙蒙亮,公园里就已经堆满了晨练的老人,其实过早的起床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并不好,所以即使早上醒来,也不要着急起床,可以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千万不要以为兴趣爱好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更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退休之后自己的空余时间增多,很容易无聊,无所事事,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下下棋,跳跳舞,不光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好心情,显年轻。
延伸阅读——老年人腿疼是怎么回事?
1、可能是由于髋关节的疾病引起,比如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以及髋关节的滑膜炎、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病,会引起老年人的腿疼的症状出现。
2、可能是骨质疏松导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有许多并发症,其中之一就会引起腿的疼痛的症状出现。
3、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腿疼的症状出现。
4、长时间的站立、行走也容易导致老年人腿的疼痛。
5、由于腿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引起腿的胀痛,如果伴有静脉曲张,疼痛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