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预期强化 定存浮息债已具备建仓良机
基于1年期央票利率将继续上调、紧缩*策可能超预期提前以及通胀上行风险加剧等多方面的考虑,分析认为,央行的加息周期正在临近。近日热招的定存浮息债也反应出市场强烈的加息预期。债券投资上可适当增加5年期左右中间等级中票和企债配置,积极把握当前短期定存浮息债的建仓良机。
近日国开行2010年首只7年期定存浮息债获得机构的踊跃认购,中标利差为52个基点,对应利率为2.77%,低于市场预期,首场招标认购倍数达近26倍,市场认购十分踊跃。这除了受当前宽裕资金的推动外,还与近期市场不断增强的加息预期有关。从本次浮息债发行情况看,2.77%的发行利率较同期固息金融债收益率低120个基点,暗含了约4次加息空间,这足以反映出市场强烈的加息预期,也是推动本期金融债获得火热认购的主要原因。
近期加息预期不断增强,主要受近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前调整以及经济延续稳固反弹、通胀压力加大的影响。而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判断,分析认为,央行的加息周期正逐渐来临。
第一,纵观历史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基准利率的变动情况,虽然两者的变动时间不完全一致,不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整周期中,一般也伴随着基准利率的同方向调整。08年5月份以来,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和1年定存利率之差的历史均值约为-34bp。目前来看,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低于1年定存约32bp,基本接近08年5月份以来的历史均值。随着央票利率的不断上行,基准利率的调整时点正逐渐来临。
第二,相较于09年央行依靠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方式,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重启并超预期提前,表明央行落实实质性紧缩*策的开始。纵观历史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的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的调整步伐较为一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于07年1月至08年6月期间连续16次上调,基准利率也于07年3月至7月份连续3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08年9月至12月连续4次下调期间,基准利率也于08年9月至12月连续5调降。如此来看,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而来的将是基准利率的调整。
第三,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09年经济增长保八已经实现,而在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和出口增长加速的情况下,经济将延续向好局面。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却在不断增大。数据显示,09年12月CPI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1.7%,年内首次转正,环比连续两月实现超过1%的增长。CPI和PPI同比涨幅均超此前市场预期。而1月份在低温暴雪气候、季节性因素以及节日来临的影响下,物价走势有望继续升高,目前市场普遍预测一季度CPI将达3%的水平。如此来看,市场对后期CPI同比增速上行的预期依然强烈。而从通胀对基准利率的影响看,通胀水平的升高将降低实际收益率水平,若通胀果真达到3%,那么将出现实际负利率的情况,这也迫使基准利率可能提前上调。
此外,市场普遍担忧中国央行率先加息可能导致中美利差加大和人民币升值,继而出现外汇资金套汇、套利行为,最终表现为热钱加速流入。不过,严格意义上讲,这不足以构成央行加息的障碍。一方面,中国央行未必一定跟随美国利率调整而动。纵观历史利率调整,中国在06年4月份启动加息,而彼时美国已步入04年加息周期的尾声,随后在07年3-7月期中国央行持续加息期间,美国则出现维持利率不变甚至降息的行动。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与利率调整可以同步。据历史数据,05年下半年至08年期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下跌,而此间央行却于06年4月至07年7月期间持续5次加息。如此来看,人民币升值不能构成基准利率调整的刚性约束。据外汇占款-FDI-贸易顺差数据测算,07年5-9月、12月份均出现外汇占款增量不敌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顺差之和的情况,说明此间出现了国内资金净流出。如此来看,美国利率的调整不会成为中国基准利率调整的严格参照,中国存在先于美国加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