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医生提醒年过60,坚持
TUhjnbcbe - 2023/10/16 17:18: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37203.html

53岁的刘大叔平时非常喜欢喝酒,除了喝酒之外,没有什么不良的其他嗜好,在6个月之前,医院体检的时候,被查出患有高血脂,高尿酸和脂肪肝。

医生告诉刘大叔,以后每天要多散步,适当增加运动量,同时还要控制好饮食,回家之后刘大叔就按照医生的建议来管理自己的身体。

当天就出去散步了,刘大叔为了自己能够快一点恢复健康,决定每天步行2万步,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有一点累,但是刘大叔都坚持下来了。

就这样过去了三个月,刘大叔为了弄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

虽然说各项指标有了明显好转,但还是高于正常值,刘大叔为了让指标快点恢复正常,决定每天步行3万步。

这天,刘大叔在散步时感觉膝盖非常疼痛,为医院就诊,医院之后,刘大叔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医生。

医生给刘大叔开了膝关节核磁的检查,结果显示半月板损伤,医生告诉刘大叔,这是跟走路太多有关系。

适当散步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刘大叔的散步量有点大了,所以造成了半月板损伤,因此散步时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

01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

散步是一项比较简单的运动,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散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舒缓焦虑,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散步的时候,机体会分泌内咖肽,这种物质能够舒缓焦虑,愉悦心情,缓解不安的症状,平衡身心压力,让神经能够得到放松和安静,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老年人长期坚持散步,能够提高心脏肌肉的收缩能力,增强心脏的射血功能,从而提高心室的顺应性。

散步除了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心脏功能之外,还可以提高血管的弹性,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对于稳定血压有一定的帮助,还避免血压发生较大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

提高吸氧功能,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特别是肺和支气管组织,肺泡的弹性不断减弱,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也会下降。

如果老年人适当进行散步的话,可以提高氧气吸收能力,改善老年人吸氧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肺功能,避免肺部疾病的发生。

研究显示,散步能够缓解肺气肿的症状,降低心肺病的发病率,所以老年人在生活中要适当多散步,可以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

02走路快的人和走路慢的人,两者年龄或相差16岁,看研究怎么说

走路的快慢通常和个人习惯有关,但是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人习惯而言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有很多研究都从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走路快慢的不同与人体衰老之间的确存在联系。

美国《梅奥诊所学报》研究显示:相比于走路较慢的群体而言,走路较快的群体要更加长寿,其平均年龄要多活16年左右。

走路速度和每个人的习惯有关,正是因为这个小习惯,所以不容易被人们所重视,但现在有很多有关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走路快慢跟人体衰老之间存在关系。

美国《梅奥诊所学报》研究显示:走路较快的人要比走路较慢的人更加长寿,平均年龄要多活16年左右。

在这项研究当中,研究人员针对47万名老年人进行了为期7年的随访,发现走路较快的女性平均寿命是在86.7岁到87.8岁之间。

走路较慢的女性平均寿命是72.4岁,走路较快的男性平均寿命是在85.2岁到86.8岁之间,走路较慢的男性平均寿命是64.8岁。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是男性还是女性,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寿命大约都16年,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老年人在走路时不能着急,应该慢慢行走。

这个研究结果却跟我们的常识相搏,首先大家应该知道一点,就是实验中所谓的走路快是相对于老年人自身的运动水平。

也就是说老年人的行走速度要处于老年人正常的行走范围之内,而不是忽略了自身情况,盲目追求速度。

在这个条件下,科学家们发现走路快的人在走路的过程当中会分泌更多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可以调节人体水盐代谢和平衡。

另外,肾上腺素还可以兴奋交感神经,进而提高机体的代谢率,促进人体脂肪的燃烧,除此之外,走路较快时,血液循环速度也会加快。

进而会激活人体各处的内分泌腺,让体内激素的生成和代谢加快,保持在健康的水平上,可以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出现。

走路快还能够降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从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有一些老年人患的疾病,就是跟缺乏锻炼有关。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下肢肌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所以会出现难以站立和行走的情况,这就是跟不运动有关。

虽然说走路慢的老年人也有一定程度的锻炼,但对肌肉的锻炼程度不够,走路快的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会充分调动身体中所有的肌肉群。

能够让全身的运动系统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使得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了下肢供血和供氧,衰退的速度就会变得缓慢。

正是因为下肢肌肉衰退缓慢,所以老年人能有更完美的身体状态,这也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使人体的衰老速度更慢。

03老人在散步时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饭后立即走路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里所说的饭后是指饭后30分钟以后。

饭后立即走路会导致胃部的血液量减少,从而导致腹痛腹胀恶心的症状,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饭后立刻走路可能会因冠状动脉血液的减少,导致心梗和心绞痛的发生,所以老年人应该避免饭后立即走路。

避免长期过度走路

很多人觉得既然散步对身体有好处,那么是不是走路越多身体就越健康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这是因为长期过度走路会加大膝关节的磨损,体重过重的中老年人过度走路更会对膝关节不利,很可能会诱发关节处的炎症,导致滑膜炎。

因此老年人过度运动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么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保持走路正确姿势

在散步的时候应该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如果老年人在散步的时候将手背在后面,呈现含胸的体态,那么就很可能会影响到心肺功能。

所以老年人在散步时应该挺胸收腹,保持双臂自然下垂,在走路的过程当中,手臂也要进行前后摆动,保持肩、颈稍向后仰。

散步前做好热身

散步是一项比较安全的运动,出现腕部扭伤和抽筋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散步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散步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工作,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当活动一下手腕,脚踝,头部,腰部和膝关节部位,能够提高肌肉和神经中枢的兴奋性。

除此之外,做好热身还能提高呼吸机能,调节体温促进血液循环,让心肺等器官提前适应运动状态,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损伤。

04医生提醒:年过60,坚持5件事或比运动好

坚持每天泡脚

过了60岁之后,每天坚持泡泡脚对身体也是会有很大好处的,脚被称为是人体的第2个心脏,脚底有非常多的穴位,这些穴位对应着体内的各个器官脏器。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泡泡脚能够使脚底的血液循环更流通,从而帮助疏通血管,让体内的各个脏器都得到血液的滋养,维持正常的器官功能,减缓器官的衰老。

但是在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水温,水温最好是控制在35~42℃之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定期体检

其实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医院检查,对于60岁之后的老年人来说,定期体检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差,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比较弱,需要随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医生提醒年过60,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