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时期打坐时“贪坐”,引起股骨根处疼痛,磁共振显示股骨头有积水,针灸有一段时间了,轻了,还痛。这类的疼痛是比较难好的。前两年在诊所碰到一50多岁的女人,因抱孩子产生了腱鞘炎,给她推拿一小时,就感觉完全好了,第二天又恢复原状,后来又加上针灸,也没有完全恢复。这种疼痛与情绪造成的细胞记忆有关,贪坐伤到了腿,长时间抱孩子伤到了胳膊,细胞就记住了,如果再这样坐下去、抱下去腿和胳膊就要坏掉,当你再打坐、再抱孩子时,就还痛,是告诉你不要再这样干了。有时没打坐、没抱孩子它也痛,这与细胞记忆的延迟性有关。例如,某个人引你暴怒,你气得打啰嗦,当这个人离开后(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你还在打啰嗦,就是情绪记忆的延迟性导致的。腿痛、胳膊疼不好治,怎么办?从情绪入手,解决细胞记忆问题。如果我娇情,喊“哎呦我的腿啊”,疼痛会更加明显,因为这强化了细胞对疼痛的记忆。身边有一男人,在家走路米腿就痛,需要坐一会歇歇再走,可每当出去旅游,连续走几个小时也不痛,是因为他的身体暂时把痛这件事给忘记了。怎么样从情绪入手?就是不要讨厌痛,不要和痛对着干,不要想着把它赶尽杀绝,相反,要感恩积水的存在,因为有积水造成疼痛,才避免你进一步贪坐,把这条腿给毁了,要庆祝磁共振查出了积水,因为这是身体派出的使者来向你报信的,查出大病,不要愁眉苦脸,要庆祝。感恩、庆祝都是喜悦的情绪,是与疼痛情绪相反的情绪,它们不会强化细胞对疼痛的记忆。这和历史上的“和亲”*策类似,与战事不绝的对方不做敌人了,做亲戚,把公主嫁给他,化解了战争。也就是说用和疼痛相反的情绪来化解疼痛(注意这里说的不是治疗疼痛),我不知道健康由我创课程里有没有这种疗法,我给他起个名叫“反向情绪疗法”。这个事情,使我想起了推拿中的一些做法。按法指垂直向下用力,但并不是用上吃奶的劲使劲往下按效果就好,相反,不用力的柔性按法渗透力强,传导的远。古人使用按法时,有时还用一个向上的力,这叫做“欲下而上”。现在的《推拿功法学》讲二头肌、三头肌收缩发力,的确是拙力推拿了,力大,没有用,都被反作用力反回来了。还是古人说得好,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劲从内发,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不用力指不收缩肌肉,不是没有力,是用的气力、內力。这说明做事情不能直线思维,不要和疼痛对着干,不要和疾病对着干,要与它们“和亲”,对癌症这样的大病也要这样做。如果你还是按《推拿功法学》上讲的二头肌、三头肌收缩发力做推拿,你就永远是一个笨拙的推拿师,解决不了大问题,“欲下而上”才有可能成为高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