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过来咨询,他是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多次化疗,身体已经不能耐受,医院的说法是准备一轮接一轮的化疗换,看哪个管用。家属的意思是否能有合适的靶向药物,但他曾经盲试过易瑞沙,但是效果不好。他现在有些迷茫,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选择。
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患者在EGFR基因突变频率比较低,虽然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使用相应的TKI药物也是有效的,但EGFR基因突变在鳞癌的频率没有腺癌的高,腺癌的患者可以盲试,有35%以上的概率有效,鳞癌患者不建议盲试。
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比较多的是FGFR1扩增,DDR2突变和PIK3CA突变,晚期患者也见过其他基因突变如CDKN2A等,这些基因突变都是有相应的靶向药物的,因此不建议模仿肺腺癌的治疗措施,而是选择基因检测的方式找到是什么基因突变,再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
最终,朋友通过泰歌肿瘤精准用药基因检测,找到了突变基因,正好有适合的靶向药物,目前病情控制的比较平稳。感慨病情的变化,朋友问了我一句,是不是癌症患者一定要做基因检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同的病种,不同的分期,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患者,做的基因检测的项目也是不同的。
例如一个晚期肺腺癌患者,尚未接受任何治疗,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只是为了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已经在内地上市的靶向药可用,那么只要测一下最常见的几个基因就可以了。如果家境富裕些,其他药物治疗都失效了,但是依然想碰碰运气,看看是不是自己还有靶向药可用,不管是已经上市还是处于临床试验研究阶段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想知道,那么他或许可以选择做一个跨癌种的,尽可能多的,几十上百甚至全部的基因检测。
同时,在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在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或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但是有些人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接受靶向治疗前选择不做基因检测,而这种治疗的方法就叫做盲试,没有目的性,选择常规的靶向药来治疗,那么这样就只能通过时间来知道这个药物对你是否有效了。就像上述朋友一样,盲试过易瑞沙,但是效果不好,浪费了时间与金钱。
—END—
泰歌精准医学给你最全面的防护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