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为宗旨同仁结构调整拓宽农牧民增收路-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青海新闻讯
*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据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实际,把发展特色高效农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和重点,打破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向特色、高效、规模型农牧业迈进。
同仁县结合当地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思路,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地域优势,以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效益为重点,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步在全县浅山地区建成了优质杂交油菜种植基地和马铃薯种植基地。今年全县种植马铃薯达1万多亩,比去年增加了2100多亩;在油菜种植过程中,重点推广杂交油菜,全县的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随着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同仁县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还努力加快设施农牧业建设步伐,加大投入兴建日光节能温室、沼气池、牲畜暖棚,初步形成设施农牧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果种植优势,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管护措施,推动*果种植向集中连片方向发展。今年全县*果种植100亩以上连片的有8处,其中,最大的一处面积达850亩;并根据各村社的实际,大力引导和支持群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开展*果栽植,全县房前屋后栽植*果达2.57万株。在增加种植面积的同时,*果的深加工也不断展开,所产“晶*果”饮品俏行市场。
在种植业不断凸显特色的同时,同仁县的畜牧业生产也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县紧紧围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这一目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入手,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四配套”建设,引进良种牲畜,带动畜种改良,并以优化畜群结构推动全县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发展。在良种畜总增率、出栏率取得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牧民的人均纯收入由五年前的1673元增加到2325元,增长40%。